Search

來自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聲音…… #壓力 #風險 #病毒

👩‍⚕🧑‍⚕👨‍⚕
  • Share this:

來自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聲音…… #壓力 #風險 #病毒

👩‍⚕🧑‍⚕👨‍⚕

「照顧到確診個案,當晚我回家喉嚨痛痛的,我就覺得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有點嚇到,對這個疾病不確定性,會覺得很恐懼。雖然已經全副武裝穿兔寶寶裝,都戴髮帽,兩層口罩,N95,再加一個外科口罩,手套也戴了三層。可是那個很多的不確定性,怕不小心有汙染。那時候壓力很大,就完全不敢回家。」

「感控的動線,感染區、非感染區、清潔區,進病房要怎麼走,手套要怎麼脫戴,站的位置,你不能站在靠窗口,……,是最髒的,你應該要站在靠近門口」#感控教育

「壓力最大其實是碰到一篩negative,然後二篩出來他是positive的。醫院通常一篩negative就會放在一般單獨病室而已,所以蠻怕會不會因為沒有放在負壓病房,然後你被傳染。……」#臨床環境的不確定性

這些都來自28位醫護人員的口述史與生命史🗣,本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蔡友月透過敘事分析臺灣臨床醫護人員如何面對COVID-19的污名、心理壓力、醫療系統的風險與病毒的死亡威脅。

🔴臺灣一線醫護人員COVID-19的臨床敘事
→ → https://covid19.ascdc.tw/essay/159

__________

📍中研院線上特展|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 → https://covid19.ascdc.tw/
📍中研院「進擊的知識」特展 → https://evoread.ascdc.sinica.edu.tw/
📍書展期間,購書優惠79折起
#五南→https://reurl.cc/R6bK39
#誠品→https://reurl.cc/OXkpA7
#金石堂→https://reurl.cc/DvZdd5

___________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進擊的知識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由【中央研究院媒體小組】經營的平台,作為中研院好朋友們交流互動用,幾點注意事項還請粉絲們彼此提醒喲! *發文請盡可能與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相關,勿濫用平台打廣告。 *有疑慮要發問,請保持基本禮貌,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歡迎各種評論,但禁止謾罵或人身攻擊等,違者將隱藏、刪除貼文或封鎖帳號。 *有非關本文的意見,請善用「塗鴉牆」或「私訊」,發文下明顯不相干留言將隱藏或刪除,保持版面一致性。
中央研究院官方粉絲頁
View all posts